蟑螂也能成药材?探秘美洲大蠊养殖与制药新模式

蟑螂也能成药材?探秘美洲大蠊养殖与制药新模式

提到蟑螂,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那种让人感到恶心的害虫,没错,它们可是“打不死的小强”。可你知道吗?其实蟑螂不仅可以用来驱逐害虫,还有另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用途——它们的身体竟然可以成为制药的重要原料!

前方高能,惊呆你了吗?在四川省西昌市,藏着世界上最大的美洲大蠊养殖基地。这里,蟑螂不再是食品链上的底端,而是走到了制药的舞台上。好医生攀西药业近日正式投用了其二期数字化智能工厂,使得全厂内美洲大蠊的养殖规模达到了惊人的220亿只!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年可以生产大量的药品来帮助我们应对口腔溃疡和各种皮肤问题。

美洲大蠊的神奇之处美洲大蠊与我们常见的德国小蠊大相径庭。虽然它们同属于蜚蠊目,但美洲大蠊是唯一能够入药的蟑螂。它们不仅身材魁梧,头部的白色蝶斑更是其与战斗者相识的重要标志。在4月11日,记者亲自探访了美洲大蠊从养殖到制药的全过程,目睹了科技如何将这些小家伙们转变为价值连城的“原料”。

走进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神秘的“星空房”。这里的光线微弱,宛如夜幕降临。“这里模拟的是美洲大蠊最喜欢的生活环境,阴暗潮湿,便于它们安稳地生存。”厂长文建国向记者介绍。

蟑螂的食物也是门学问这可不是什么随便护理,爱吃的美洲大蠊可精致得很。刚出生时,它们是吃奶粉长大的,随后才会转到公司的专用饲料。这种饲料配方相当复杂,所有材料都是为了保证它们的营养均衡,含有小麦、玉米、果蔬等十几种食材,在被公司的技术团队申请了国家专利!

达到220亿只的美洲大蠊,食量惊人通过现代养殖技术,工厂内现在已经养殖着150亿只美洲大蠊,加上一期基地的70亿只,达到总量220亿只。听起来夸张吗?但每天它们要消耗约28吨的食物,生长和繁殖速度极其迅猛,仅需半年从孵化到采收。

提取的车间新鲜出炉进入提取车间,记者被那整齐划一的生产线震撼到了。这些美洲大蠊被送入三层结构的设施中提取有效成分,整个生产过程全程自动化,自动化率已经达到98%。这里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药品也从这里流向全国各地,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长的管道是怎么来的呢?在探访中,记者了解到整个工厂的管道总长度超过120公里!如此庞大的设施,背后是科技加持下优势明显的生产能力。

逃不出去的蟑螂?有读者可能会问,蟑螂繁殖能力那么强,万一它们逃跑了怎么办?对此文建国笑道:“美洲大蠊习惯于躲在养殖间,根本不愿意出来。另外,养殖基地设计了多道封闭的门,确保不会有意外发生。”

而且,基地四周用宽约一米的水沟环绕,这对蟑螂来说俨然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护城河”。就算它们真的掉进水里,底下养着许多大鱼,瞬间就会被吃掉。

蟑螂的潜力需要你我去发现生活中,我们常对蟑螂避之唯恐不及,但在制药行业它们命运的转变让我们对它们有了新的认知。原来,即使是在生活中被我们嫌弃的一小部分,也可能在另一个角落里,成为生命的救赎。不仅如此,这中间展现的科技与生态结合,带给药品生产的新思维与方式,也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未来的制药产业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仿佛表明了,那些在我们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许正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价值。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