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家,本名班昭,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她是《汉书》作者班固之妹,因兄长班固涉案沦为罪臣家属,却凭借卓越才学逆袭成为汉和帝的宫廷导师,连邓太后都要向她执弟子礼,被尊称为"曹大家"。但不少人都把"曹大家"的“大家”误读为dà jiā,其实正确读音是dà gū(音同大姑)。
班昭为什么叫曹大家?
班昭14岁时,嫁给了同郡学者曹寿,婚后被称为"曹氏";汉代"家"、"姑"二字同源,如《汉书》中"主家"即"主姑",指掌事女性。而"大家(dà gū)"是对才德兼备的女性导师的尊称,类似今日"女先生"。而班昭因卓越才学成为了宫廷导师,宫中皆尊称"曹大家"。这个称号既表明她"曹门主妇"的身份,更彰显其"皇室女师"的地位。
“大家”的读音和意义
读音意义常见用法dà jiā1. 著名专家
2. 众人
3. 世家望族文学大家、大家风
范大家好
大家闺秀
dà gū古代对德高望重女性学者的尊称曹大家(班昭)、宋大家(汉代女学者)
所以“曹大家”的正确读音是 cáo dà gū ,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曹大家的历史
曹大家,本名班昭,出身史学世家,父亲班彪、兄长班固都是著名史学家,另一位兄长班超则是威震西域的名将。
班昭14岁时嫁给同郡学者曹寿,后来兄长班固受大将军窦宪谋反案牵连下狱。在汉代"连坐"制度下,班昭作为出嫁女未直接受刑,但其夫家受到牵连,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她日后谨小慎微的处世态度。
班固在狱中仍坚持修史,获释后任兰台令史继续编纂。班固去世时,《汉书》尚有八表及《天文志》未完成,班昭奉汉和帝之命续写父兄未竟的《汉书》,成为中国古代唯一参与正史编纂的女性。
她的卓越史才赢得朝廷敬重,汉和帝特别召她入宫,担任皇后和贵人们的老师,大家都尊称她为"曹大家"(gū)。在宫中,她不仅教授经史,还参与政事,邓太后临朝称制时,更成为重要顾问。
晚年时,班昭撰写的《女诫》七篇,强调女子应“卑弱、顺从”,塑造儒家妇德观。但她自己却以才学参政、影响朝政。这种矛盾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现实与生存智慧:
因为班昭在经历兄长班固下狱的家族危机后,深谙"示弱保身"的生存策略。她通过符合男权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著述获得话语权,使得她在男权社会有了一席之地,完成了从罪臣之女到皇后之师的传奇人生。而《女诫》中"谦让恭敬"的训诫,实为乱世中保护知识女性的生存指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