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五月”,每天记得要喝杯“阴阳水”,特别是阴虚湿重的人

“毒五月”,每天记得要喝杯“阴阳水”,特别是阴虚湿重的人

今年甲辰年是个大寒湿之年,整个上半年都收到司天之气太阳寒水的影响。

去年秋冬积攒的老寒湿,本应趁着这个“极阳月”,被生发的阳气逼出;但偏偏今年是个大寒湿之年,一直都被寒和湿气裹挟着。

而现在已经入夏,端午也过了,到了湿毒正盛的毒五月。

无论我们再怎么小心翼翼,湿和毒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就像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一样,很难彻底祛除干净。

再加上现在雨水,此时内湿与外湿相加,湿热偷偷在体内堆积。身体肥胖、皮肤粗糙、便秘、关节疼痛......全都找上身。

《四圣心源》曰:“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

我们喝进去的水,是需要脾阳来运化的,如果脾虚严重,那么水便会停滞其中,久而生痰湿,阻碍气血运行。

而夏天痰湿困于脾,肠胃疾病也趁机来了,稍微吃得杂一点,就容易腹胀、腹泻、消化不良、恶心......

有一种水,很适合在痰湿困脾的苦夏时节,给脾胃来一次“大净化”,这种水叫做——阴阳水。

到底什么是“阴阳水”

《医方论》记载:“阴阳水,沸汤,井水,各半钟和服。此法甚佳,极平淡,极神奇,屡用屡效之方也。”

阴水,一般是用井水,因为井通地底受纳地气,属阴,有阴凉之性。

阳水,就是在火上煮开的水,沸腾次数越多,阳气越足。

把井水和沸水各半,混合在一起,就得到一杯“阴阳水”了,李时珍又管这种水叫做“生熟水”。

古时阴阳水经常作为取吐法,辅助治疗霍乱、疟疾和痢疾。

《本草纲目》里说:凡痰疟及宿食恶毒之物,阻塞中焦,而令腹胀欲作霍乱者,即与盐汤,令其顿服,吐尽痰食即安。

生熟汤弄好了之后加一点点盐,它有点点咸,无毒,有点入肾的作用,喝进一二升,就能够治疗腹胀霍乱。

一二升其实相当于2-4斤,为什么喝这么多呢?喝进去的目的不是给你治病,而是为了让你吐。

灌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吐。食物中毒、霍乱、肚子难受不消化,肠胃里有痰,都能够通过吐排出来,而且在排的过程当中,要出汗。

用阴阳水是用汗法和吐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法」是比药要高一个层面。

展开全文

《本草纲目》还说“凡人大醉,或者饮食瓜果过度者,以生熟汤浸身。”

也就是说这个水不仅可以喝来治病,拿来泡澡也是好的。泡到水里都有酒味或者水果的味道,就说明起效了。

当然,上面这些方法都是属于在特殊情况下救急使用的,日常我们不要去轻易尝试。

那么对于一般人来讲,日常生活中阴阳水怎么喝?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五毒月可以这样喝“阴阳水”

接下来就教大家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制作、使用的一种“阴阳水”,现在毒五月更合适。

“阴阳水”的制作方法:

1、制作阴水:晚9~11点,把水烧开100度沸腾,倒入杯中半约150ml,盖上盖子不要拧紧,放置一夜吸收夜之阴性,阴水可以调理身体"阳性"疾病。

2、制作阳水:第二天早上,重新烧一壶100度的开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一半约150ml,阳水可以调理身体"阴性”疾病。

3、阴阳水混合:把昨晚150ml阴水,倒入刚烧好的150ml阳水中,白天喝最好以阴入阳,不要以阳入阴。将盖子盖紧,缓缓摇动至有泡沫出现,小口喝下。

喝“阴阳水”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有两个时间适合喝阴阳水。

1、早上5~7点,喝阴阳水清肠

东汉王充在《论衡》写道:“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据说宋美龄喝阴阳水清肠,从40岁喝到103岁!

5-7点卯时,是大肠经运行的时间,此时人体排泄喝吸收能力也最强,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将毒素垃圾跟着宿便一起排出体外。

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更好地代谢掉身体的痰湿垃圾。

2、午时11~13点,喝阴阳水清热毒

午时,是阳极阴生之时,此时喝阴阳水,也能帮助阴阳顺利交接。

而且11~13点,也是心经当令的时候。

中医认为夏季当养心,夏天这段时间很多人容易失眠,因为心火太旺,阴虚太过,阳无法入阴,阴无法包阳。

让心火下降,引肾水上行,水火相济,才能达到真正的阴阳平衡。

而这杯阴阳水就能滋肾水,也能引心火下行。

所以,毒五月湿气缠身,容易上火失眠的人,都可以每天喝一杯阴阳水。

世间万物皆为阴阳,万物也皆可入药,水也是。中医以天地人为观念调养的智慧我们也要好好传承。

-END-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分享文章及视频,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请随时联系。文章及视频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