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四耕:学校整体课程规划18问

杨四耕:学校整体课程规划18问

【第6问】“一校一策”课程规划需要确定学校课程哲学吗?学校课程哲学的逻辑起点在哪里呢?如何确定一所学校的课程哲学?

学校课程哲学的确定需要基于学校课程情境,以“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起点来分析学校特定的“履历情境”,从寻找学校课程哲学的“最佳隐喻点”切入,进而用“本质直观”和“虚无的创造”来思考学校课程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立场,重建学校教育信仰。

【第7问】何谓学校课程模式?“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可以给学校课程模式命名吗?学校课程模式包含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校课程模式应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在地文化资源背景以及学校办学传统和条件,以独特的课程理念为引领,以特定的课程结构和功能体系为主体内容,基于经验提炼原则而构建。学校课程模式的建构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

【第8问】“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如何科学厘定学校课程目标?如何确定学校育人目标?如何防止课程的离心化现象?

学校课程是为育人目标服务的,确定育人目标是厘定课程目标的前提。课程开发不是漫无目的的“撒野”,育人目标是内生于课程之中的,课程是基于育人目标导引的连续生成过程。

【第9问】“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如何搭建学校课程框架?如何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设计需要按照年级和学期进行吗?跨年级、跨学期的课程如何设计?

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对学校课程的类型、要素及其之间结构关系的综合设计。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考虑学习者要学习的内容、主题、学习经验等,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历。

【第10问】“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学校课程体系设计应注意什么?“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如何从学习需求角度建构高质量课程体系?

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要重塑课程的生命场景,让学习者找到激发生命潜能的契机,让素养发展获得实实在在的机会;要扩大儿童的学习空间,不限定学习者的社会性因素,不规约学习者的思维路径,让学习者的具身参与性明显增强。

【第11问】良好的课程应该是平衡的课程,包括量的平衡和质的平衡。在研制“一校一策”课程规划过程中,如何采取平衡的课程立场设计学校课程?

“一校一策”课程规划要秉承平衡性课程思维方式,采取整体性课程要素平衡方法和聚焦性课程价值聚合策略,设计平衡的课程体系。

【第12问】什么是学校课程图谱?学校课程图谱可以包含哪些图谱?研制“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如何绘制学校课程图谱?

学校课程图谱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也可以从横向分类、纵向布局以及纵横交织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还可以从课程要素角度分类形成相应的课程图谱。

【第13问】学校课程实施就是课堂教学吗?学校课程实施与课程政策落实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在“一校一策”课程规划中,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关键在哪里?一般来说,学校课程实施有哪些路径?如何科学规划学校课程实施?

人性的解放,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确立人的主体特性,发展人的类主体特性。从人性的解放角度来理解学习方式变革,激活学校课程实施的多维路径,便是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重要价值取向。

【第14问】学校课程评价有哪些取向?“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关于学校课程评价设计有哪些维度?学校课程评价创意有哪些做法值得参考?

学校课程评价创意设计 指向课程文本的要素分析、课程实践的过程关照、课程建设的特色呈现、课程主体的成长状态以及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等五个基本维度。

【第15问】课程和时间深度关联。课时安排和作息时间是“一校一策”课程规划的重要内容,我们如何通过设置弹性时间、给予闲暇时间以及留足自由时间,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时间体验?

课程和时间深度关联。学校课程规划要通过设置弹性时间、给予闲暇时间以及留足自由时间,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时间体验,丰富生命时间的内在意义。

【第16问】学校课程管理是生成性过程,“一校一策”课程管理的核心精神是什么?如何彰显学校课程管理的过程性、境遇性、关系性和创造性?

学校课程的生成性品格客观上要求我们关注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过程,彰显学校课程管理的过程性、境遇性、关系性和创造性。学校课程管理是不断生成的过程,它起于问题,成于制度,归于文化。

【第17问】课程与文化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何谓学校课程文化?如何建构新质课程文化?“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如何助力新质课程文化建构?

学校课程文化建构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演绎路径,实现从文化概念到课程设计的合生;也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归纳路径,实现从课程实践到文化逻辑的合生。不论采取哪一条路径,我们都必须为学校课程文化变革提供充分理由或理据,增强学校课程文化变革的认同感。

【第18问】高品质学校课程体系有哪些具体标准?好的“一校一策”课程规划是怎样的?“一校一策”课程规划可以用多长时间?

高品质课程体系有七条标准:有清晰的价值取向,有完整的育人思维,有丰富的内容设计,有活跃的学习方式,有增值的评价框架,有扎根的保障措施,有逻辑的体系建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